青島蓮池婦嬰醫院提醒:這幾個習慣無論如何不能養成,否則,還不到一歲,寶寶就有齲齒風險。
1、叼著奶頭睡
這個習慣就是齲齒的大幫兇,奶頭流出的奶水正好浸泡上面的門牙,時間長了,門牙就會被腐蝕,就算晚上刷牙了,夜里叼著奶頭也會腐蝕。
有些自己看孩子的媽媽,孩子一鬧,給母乳吃就不鬧了,這一招很靈,是讓孩子保持安靜,媽媽相對輕松的捷徑,但是要小心齲齒了。
還有的媽媽覺得,母乳是哄睡神器,叼上奶頭,不用拍,不用唱歌講故事,不用抱著累半死,孩子就睡了,同樣的,小心齲齒。
2、牙齒清潔
從孩子有了第一顆牙齒,媽媽就要給寶寶刷牙,去除輔食和奶水殘留。
每次吃完輔食和奶,都要給寶寶喝水,漱口也行,不能讓食物長時間殘留在牙齒上。
這都是痛苦的教訓,當時聽信了1歲之內不要喂水的言論,寶寶不喜歡喝水我就不喂了。
3、看牙醫
有事沒事的,找牙醫去看看,總是沒錯的,一定要去大醫院看。
當時孩子10個月,只是有牙斑的時候,我帶孩子去小診所看,牙醫說沒辦法弄,等3歲再來吧。
其實,是他處理不了,去大醫院,就會有辦法給處理一下,抑制齲齒發展。
多數寶媽都做錯了,以為寶寶小,會換牙,不用給他處理。
孩子齲齒很痛苦,不敢用壞牙咬東西,不喜歡吃飯,少了很多吃的樂趣,影響了身體發育,多了牙疼的痛苦。
除此之外,我每天都在自責和反省中度日,看見寶寶的牙齒,心里就難過,每天都注意小心翼翼地呵護。
寶寶到了斷奶的年紀,要狠心。某學會建議吃母乳吃到2歲,是在各種保護牙齒措施做到位的前提下的建議。
如果做不到,請不要照搬建議,要靈活變通,這個方法,適不適合你家寶寶。
本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