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量:
自疫情發生以來,青島蓮池婦嬰醫院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懷揣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底氣,深入疫情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貢獻力量。
哪里是抗“疫”一線,哪里就有蓮池人的身影。核酸標本檢測、隔離酒店防疫、社區核酸采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蓮池人舍小家、顧大家,沖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用自己的逆行,守住一方平安,為早日戰勝疫情增添力量。
日檢測量10萬份以上,出報告時間6小時以內,單日完成最高檢測量20余萬人次……一串串數字的背后,這些疫情之下“看不見”的檢驗人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作為一名檢驗人,青島蓮池婦嬰醫院檢驗科主任孔令凱自3月4日開始,已奔赴青島市城市核酸檢測基地支援了14天。該基地主要應對萊西市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萊西地區十輪新冠核酸篩查工作。為了盡快完成篩查任務,他和基地65名“戰友”們一起,努力優化核酸檢測流程,縮短核酸檢測報告時間,所有人員分組協作,保障檢測設備24小時運轉,加班加點、開足馬力完成全部核酸檢測任務。
“所有標本都力爭6小時內報告結果,這不是靠說能完成的,而是一管一管做出來的。”孔令凱說。和病毒的賽跑中跑出“加速度”,不漏掉任何一個可疑點,早一天發出報告,還一方群眾一個安心。這是屬于疫情之下每一個核酸檢驗人的心聲。
“陽性標本檢出從多到少,青島疫情向好發展。通過這次嚴重的青島疫情,我深深的感覺到,能用一技之長為國家出力,倍感榮幸。能用自己的汗水為他人帶來安全感,非常自豪。”孔主任有感而發。
截至目前,孔令凱所在的青島市城市核酸檢測基地已累計完成200余萬人次的核酸檢測篩查。無數在疫情中無懼付出的檢驗人,即使不被看見也依然初心不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他們手握星火默默奉獻奮勇向前。
太長時間沒休息,四天加起來睡了不到四個小時覺,眼睛腫成核桃,紅血絲成片成片的,在隔離酒店,作為防疫醫務組組長的高雨蒙仍然在咬牙堅持。由于長時間超負荷工作,高雨蒙的臉上寫滿了疲憊。
高雨蒙是蓮池圍產營養科的一名營養醫師,在請戰書上按下手印的那一刻,她從未想過防疫工作會如此辛苦。“其實一開始很想去感受防疫的那種感覺,父母也很支持,我爸說了,等我凱旋,家里的早餐以后都由他來做。”說到這里,高雨蒙臉上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
高雨蒙所在的酒店一共72間房,一共接了106名隔離人員,有三分之一都是大人帶著孩子,幼兒園的小朋友居多。由于小朋友的皮膚特別嫩,去給他們采核酸的時候,每次一擦,孩子們哭的都特別厲害,高雨蒙和戰友們都很心疼,每次做完核酸,他們都會給小朋友豎大拇指,夸他們勇敢。隔離人員起膿皰瘡,高雨蒙二話不說就將自己從家里帶來的碘酒和紅霉素軟膏送給了他們,醫生的仁心仁術,在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防疫工作很辛苦,但是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大家互相扶持,互相鼓勵,互相安慰,共同走過這段艱難的歲月,也是一份珍貴的經歷。當被問及走上防疫一線后悔嗎?高雨蒙斬釘截鐵的說:“不后悔,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我依然會選擇奔赴一線支援。只有經歷過才能更懂得珍惜,珍惜健康的身體,珍惜美好的生活,珍惜醫生這份職業。”
2020年武漢疫情,手術室唯一的男護士于楨霏主動請命,奔赴防疫一線,為島城疫情防控貢獻力量。今年3月,青島疫情突起,于楨霏沒有絲毫猶豫,“隔離酒店防疫工作我有經驗,我先來!”帶著一腔孤勇,90后男護士于楨霏再次“出征”。
身高一米九,人高馬大的于楨霏,在防疫一線永遠是最積極踴躍的那一個。有專業、有經驗、有力氣,酒店防疫工作,他總是搶著干,承擔更多的任務和責任。和他在一起并肩戰斗,“戰友們”也很有安全感。
在隔離酒店,于楨霏他們每天要為酒店所有隔離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污染區域消殺,一旦有陽性病人被轉運,轉運途中,他們要跟在患者后面全面消殺,返回后再消殺。偌大的氣溶膠噴霧器背在身上,一般女生真背不動。
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常常讓他們汗流浹背。防護服就像皮膚一樣“焊”在身上,常常脫下手套后雙手發白,被汗水浸泡后開始脫皮,口罩、衣服、頭發也全都濕透,臉上布滿深深勒痕……加班加點,24小時輪軸轉,吃不上口熱飯,不敢喝水,這都是一線防疫工作者的常態。于楨霏說:“防疫工作有時候也是個體力活兒,苦點累點沒什么,只要疫情能得到控制,我們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凌晨0:44分,剛剛為酒店隔離人員采完核酸的防疫工作者劉嘉寧回到自己的房間,一頭栽倒床上,累的一動不想動。
00后姑娘劉嘉寧是蓮池婦科醫助,初涉職場的她,對工作充滿激情。支援防疫一線的號召一出,劉嘉寧就毫不猶豫的報名。“疫情防控人人有責,能夠支援防疫一線,守護人民群眾健康,為國家做貢獻,我覺得是一件很榮幸的事。”劉嘉寧笑著說。
雖然已做好心理準備,但是,第一天走上防疫一線的嘉寧,還是被現實狠狠地打了臉。“在電視上和新聞里,看到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感覺很酷,但是當自己穿上時,那種酷感瞬間全無。防護服一點兒都不透氣,汗嘩嘩的淌,憋得氣都喘不動,感覺像在蒸籠里一樣。”嘉寧這樣描述自己第一次穿防護服的感受,而這種體驗,她還要繼續堅持數日。
“第一天上崗,就跟著大家去房間接陽性病人,說實話,第一次接觸陽性患者,真的很緊張,心砰砰的跳,生怕自己防護做的不到位,再被傳染。經歷過后,慢慢也就適應了。”嘉寧表示,酒店防疫工作不僅讓她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更鍛煉了她堅強的意志。
嘉寧所在的酒店入住隔離人員300余人,24小時輪軸轉、為隔離人員采核酸、轉運陽性患者、做好全面消殺工作,已連續支持多日的嘉寧,對酒店防疫工作愈發游刃有余。微光點點,聚成明炬,共同守護我們的城,這是所有防疫工作者共同的心聲。
和家人報平安,是兒科醫生劉竹筠每天要做的事。“我每天都告訴媽媽,在酒店住得好,吃得好,睡得好,很安全。沒敢告訴家里自己這個酒店有陽性病例,怕家里擔心。”劉竹筠俏皮地說。
報喜不報憂,是劉竹筠對家人的態度,而實際上,劉竹筠所在的隔離酒店因為醫護人員不足,為了完成任務,他們24小時待命,經常干到深夜。
劉竹筠主要在清潔區工作,通過監控監督,督導污染區工作人員的穿脫防護服、消殺等工作,解決隔離人員的醫療需求(急用藥、急救、轉運就醫),而污染區醫護主要負責采核酸、轉運病人、終末消毒等等。雖然工作很苦很累,但是大家毫無怨言。
“累是肯定的,但是作為一名醫生,特殊時期,可以為國家、為社會、為群眾做點事,我感覺挺驕傲的。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希望青島的春天早日來臨!”劉竹筠自豪地說。
“2020年年初,武漢疫情肆虐,我第一次在防疫現場感受到了守望相助的力量與溫情?,F在,青島爆發疫情,更需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共克時艱。”這是劉騰的格局。
劉騰是蓮池醫院注射室的一名普通護士,3月7日,臨時接通知,支援防疫工作,劉騰沒有絲毫猶豫,甚至沒來得及和父母告別,便快速整理行裝,迅速奔赴防疫一線。這也是繼2020年武漢抗疫,劉騰第二次走上抗疫戰場。
雖然是第二次出征,但是劉騰仍然以空杯的心態投入學習。剛開始培訓走流程,每天到晚上12點以后,劉騰認真學習,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她的身上,背負著防疫的重任,承擔著數百隔離家庭的安全。
第三天晚上九點,劉騰接到緊急通知,酒店開始接收隔離人員,由于入住人數較多,劉騰和戰友們一直忙到凌晨四點多?;氐椒块g稍事休息了兩個小時,他們繼續投入戰斗,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每天如此循環往復。
在隔離酒店,每次趁著休息的間隙和孩子們視頻,1歲多的兒子就對著鏡頭,不停地喊媽媽。7歲的女兒不停地問:“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楊瑤就告訴女兒:“媽媽是來消滅病毒的,要等到病毒全部消滅以后媽媽才能回去。”女兒很著急,“媽媽您快點回來,我和弟弟都想你了!”每次看著視頻中的一雙兒女,楊瑤都忍不住暗暗落淚。從孩子們出生到現在,他們從未分開這么長時間??赊D念一想,有那么多的家庭正在遭受病毒的侵襲,有那么多的家庭被迫隔離,在疫情面前,短暫的分離又算得了什么?
助理醫師楊瑤是蓮池產后康復科的一名顧問,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剛剛斷奶。疫情當前,區里臨時調配支援人員,楊遙挺身而出,將兩個孩子留給奶奶,義無反顧奔赴前線,支援14天。
“每天從電視、網絡上看到青島被感染的人數逐漸上升,區域不斷擴大,眾多醫護人員奮不顧身、前仆后繼,心中滿是感動?,F在看著大家都那么辛苦,自己只是想和大家站在一起,盡一份力量,爭取早日度過難關。”楊瑤發自肺腑的說。
疫情就是命令,此時此刻,無數醫務人員全力奮戰在一線,楊瑤表示,他們一定不辱使命,眾志成城,戰勝疫情,讓生活恢復到往日的平靜。
像他們這樣奮斗在抗“疫”一線的工作者,只是青島眾多抗“疫”人員的一個縮影,在疫情防控路上,還有許許多多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黨員、志愿者等,他們在前方的堅守和付出,才換來了后方群眾的平安,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蓮池醫療啟動2023年第一季度質量工作檢查,促進醫院管理規范化與標準
會診通知|4月18日生殖助孕專家會診日,北京青島兩地專家聯合會診,助
暖蜂行動|我院為100余名外賣/快遞派送員 進行免費健康體檢
蓮池生殖科報喜|龍鳳呈祥,雙倍好孕,媽媽攜龍鳳胎寶寶回“娘家”報
新版《出生醫學證明》自四月份起正式啟用!附《出生醫學證明》線上
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蓮池全面開啟學習型醫院建設
會議招募丨第二屆母嬰健康行業健康管理高峰論壇暨民營醫院高質量發
打開心靈之窗,蓮池兒童心理行為發育門診開診啦
蓮池二價、四價HPV疫苗開放預約,數量有限,18—45周歲女性速度約~
蓮池5D新玩法|手機下載5D小視頻,永久留存寶寶第一條珍貴影像